【志载曲阳】人物传—卢连奎 |
|
|
卢连奎(1851-1922.10),乳名大栓,号老星,北养马村人。少年时在私塾旁听,博闻强记,学得满腹经纶并擅长书法。成年后从农兼医。
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曲阳一带大旱,北养马村数千亩夏苗枯萎。引沙河水咽喉地带被该村一恶霸占有,不准渠水从他家滩地经过。乡民提出许多变通方法,均遭其蛮横拒绝,乡民只好将其告到保定府。时卢连奎正患病卧床,毅然为民请命。卢夫人连夜为他做了小褥绑在膝盖上,以免长时间跪堂陈状疼痛。公堂之上卢慷慨陈词,情真意切,两小时跪堂辩驳,出语无误。堂上官员为之动容,曰:“曲阳穷乡僻壤,竟有如此人才,难得,难得!”立刻下令抓捕该村恶霸,责令其开渠放水,使养马湾数千亩禾苗枯黄变绿,一方百姓得以生存。
次年,卢连奎受曲阳县署之邀,参与重修曲阳北岳庙的方案制定和资金筹措管理。其与众乡绅重修北岳庙“不损国,不累民,钱省功成”事迹被《清重修古北岳庙碑记》详实记录。清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参与曲阳县第一批学堂的创建,卢仍坚持“不损国,不扰民”原则,通过出让书院公田718亩、出租公房106间、动员富家捐款、钱局献款等,筹集创办资金12100余吊。《曲阳学堂经费》碑记载了其“收支有度,账目清楚”的事迹。后创办学堂19所(蒙学)、“女子小学堂”1所。
1917年,曲阳县洪涝成灾,卢连奎所在的北养马村被沙河水淹没成一片汪洋。保定府派员视察,县署指名卢连奎接待并呈报灾情。卢引导视察官实地考察,统计、汇总,楷撰灾情呈文,请官府拨粮赈济。晚上,卢在家中招待视察官。席间,卢谈古论今,涉猎广泛。其处世为人、渊博学识、独特见解、虔诚态度,得到视察官员的极力赞赏,并与卢结下父子之谊。
卢连奎处世抚危济贫,在乡里开办一中药铺,请有名望的老中医在铺中坐堂行医,自己参与处方研究。凡是穷苦人看病,从廉收费并酌情舍药,并向乡民们介绍乡土验方,让患者少花钱或不花钱治好病。为减轻乡民耕作负担,卢筹资购买一头大黄牛,拴在自家木器厂外,专供无耕畜的贫户无偿使用。遇荒年,穷苦人家做饭没柴烧,卢便把自家的麦秸垛让给他们,解其燃柴之急。卢还经常帮助乡民邻里解决一些民事纠纷,在乡民中声望很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