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内要闻
灵山镇用活新时代文明实践“小阵地”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4-05-28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
【字体: 打印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灵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聚焦实践阵地建设、服务队伍建设、服务质量提升,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走深走实,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一、聚焦实践阵地建设,夯实“文明之基”
灵山镇始终坚持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理念,将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与党群服务中心相结合,精细整合资源、精心组织活动、精准服务群众,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在灵山镇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坚持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同抓共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负责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协同推进,整合党群服务中心、农家书屋、“扫黄打非”站、政务服务大厅等阵地,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镇村内涵,厚植“千年定瓷 毓秀灵山”的文化建设沃土;为了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的热切期望,灵山镇以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阵地,在灵山镇综合文化站加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牌子,目前共设置多功能文明实践培训室3个、文明实践点33个、志愿服务活动室共计35个。
二、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铸造“文明之魂”
灵山镇将“治风”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发挥非遗文化、民族传统节日思想熏陶和文化教育功能,依托文化广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线下文体设施,开展非遗展演、定瓷文化研讨会、骑行活动、“村”晚、歌舞演出、羽毛球赛、篮球赛、武术表演等异彩纷呈的文艺活动,近半年共计100余场。
2024年春节期间,灵山镇举行“赏非遗 闹新春”系列庆祝活动,从大年三十到大年初八,连续9天不间断地开展非遗展演活动,岗北、灵山、野北、南家庄、东燕川、韩家村、王家村、辉岭、小赤涧等村,都组织表演了花会,战鼓、大幡、擎阁、高跷、大头娃娃、武术、吹歌、舞狮等12个非遗项目轮番上演,表演者多达2500余人,观看村民达4万人次,相关视频点击量高达4000万余次;4月6日,“恋乡·骑行保定”——探寻最美乡村曲阳站在灵山镇盛大开幕,百名骑手齐聚灵山镇下岸村文化广场,战鼓、歌舞、武术、花会等演出精彩纷呈,拉开了一场畅享山水的骑行活动,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五一”假期期间,灵山镇充分利用文旅发展优势,吸引了近10万余名游客来此游玩,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发展前景;灵山镇自2022年开始连续三年组织召开定瓷文化产业研讨座谈会,推动定瓷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强化文化赋能,用文化之光点亮乡村振兴之路。
三、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点亮“文明之光”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在志愿服务队伍建设上,灵山镇着力构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为引领,以理论政策宣讲、文化文艺服务、健康义诊等常备队伍为主干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体系,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活跃在扶弱助残、教育文化、法律援助、应急救助等领域。2024年至今,共开展健康义诊活动25余次,各大卫生院、县医院纷纷到灵山镇各村开展义诊志愿服务活动,为村民提供贴心、便民的医疗服务,让其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服务;在灵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将宣讲时间安排在村民茶余饭后,将理论宣讲课堂搬到田间地头、企业车间,瞄准群众急事、难事、关心事,2024年共开展理论宣讲216余次,同时常态化开展安全巡查、扫黄打非、金融反诈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将服务精准送到群众身边;积极利用定瓷大师、定瓷小镇等阵地资源,对定瓷非遗文化进行大力发扬传承,据统计,2024年在定瓷小镇开展定瓷文化教学培训班1次,开展定瓷文化体验活动60余次。
下一步,灵山镇将整合资源、创新方式,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阵地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真正成为群众的精神生活家园。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曲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2-4212301 邮箱:xinxike999@163.com
冀公网安备 13063402000055号 冀icp备08102160号-2 网站标识码:13063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