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家庄乡仁景树村:找支部,解民忧,群众办事不用愁 |
|
|
郎家庄乡仁景树村党支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深化落实“有事找支部”为民服务工作机制,以“干部沉下去、服务跟上来、作风大转变”为突破口,严格落实“5项承诺+3项支撑”工作法,形成“支部领跑、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格局,赢得群众广泛称赞。 一、干部沉下去,堡垒强起来 结对帮带传薪火。在村党支部书记王春雷的带领下,创新构建“传帮带”工作机制,邀请经验丰富的老支部书记、老党员干部与村“两委”新成员结成对子,从政策解读、群众工作方法、项目推进技巧等多方面进行实战带教,“一对一”帮助3名新进“两委”成员快速掌握群众工作法,实现“新兵”变“尖兵”。 作风淬炼树标杆。以建设过硬班子为目标,严肃干部作风纪律,健全班子成员分工协作制度,明确职责,责任到人,推动班子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起干事创业浓厚氛围。在仁景树村肉鸡养殖项目建设工作中,村干部连续6天驻点协调,化解问题8个,带动群众增收32万元,以实干作风赢得信任。 网格连心全覆盖。根据村庄布局和居住分布情况,将全村划分为4个大网格16个小网格,建立网格管理微信群,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覆盖全村的组织体系。同时,充分发挥网格长贴近群众的优势,为群众提供精准服务,做好收集社情民意、排查安全隐患、监督环境卫生等工作。今年以来,通过网格员收集到各类民情信息14条,解决群众实际问题8件,基层治理效能进一步提升。 二、服务跟上来,办事顺起来 立体渠道听民声。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意见箱,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全村村民为成员的微信群,随时接收群众消息、解答群众咨询。组织村“两委”干部、党员、网格员常态化入户走访,了解掌握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通过多种渠道共收集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产业发展等多个方面民情信息26条。 协商共治破难题。坚持“民事民议、民事民办”原则,建立由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贤人士等组成的村民议事会制度,结合每月15日党员活动日,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进行民主协商。特别是在议事过程中,充分尊重群众意见,广泛听取各方建议,确保决策科学合理。今年以来,通过村民议事会协商解决各类问题8件,有效激发了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矛盾化解筑和谐。成立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的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由村干部、党员、网格员等组成的调解队伍,明确村支部书记每周一固定坐班接访,其他“两委”干部排班轮流接访,网格员每周不定期到户“下访”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并对排查出的问题分类梳理、建立台账,明确包联责任人和调解时限,推动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妥善处理宅基地纠纷、占地矛盾等13起。 三、作风大转变,环境好起来 便民服务“零跑腿”。设立民生实事帮办点,安排专人担任帮办员,推行各类惠民实事帮办代办服务,并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及时向群众告知事项办理进度。今年以来,该村民事代办点累计为群众代办各类事项8件,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 帮扶行动解民忧。联合驻村工作队积极开展暖心帮扶行动,定期走访慰问村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留守儿童等困难群体,送上生活物资和慰问金;主动协调县直部门,为困难群众提供就业帮扶、医疗救助、教育资助等服务。今年以来,共筹集资金12余万元,修缮仁景树村党群服务中心至便民市场道路600余米,维修路灯30余盏,慰问70岁以上老人及困难群众196户,解决实际困难7件。 党员带头换新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40余名党员干部带头签订“环境整治承诺书”,带动群众开展“三清三美”(清垃圾、清污水、清畜禽养殖粪污,庭院美、道路美、村容美),整治私搭乱建8处,清理建筑垃圾30余吨,三会河河道修建护坡2000米、清淤1800方,高速沿线栽种银杏40棵、榆叶梅160棵。 仁景树村通过“干部沉底、服务扎根”,让“有事找支部”从承诺变为口碑。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一线工作法”,把组织触角真正延伸到田间地头、百姓炕头,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良好口碑,奋力书写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篇章! (郎家庄乡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