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内要闻
酿酒高粱喜丰收 集体经济添活力——郎家庄乡沟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发布时间:2025-09-11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
【字体: 打印

金秋时节,郎家庄乡沟掌村的高粱地里,一串串饱满的高穗压弯了枝头,映红了天际。微风拂过,连绵起伏的红海荡起层层波浪,农户们穿梭其间忙碌的身影与喜悦的笑容交织成一幅动人的丰收画卷。

这不仅是自然馈赠的丰收,更是郎家庄乡沟掌村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探索“土地流转+规模经营”模式结出的硕果。近年来,沟掌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通过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930亩,规模化种植酿酒高粱和玉米,推动村集体经济提质增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一、党建引领:从“分散经营”到“规模发展”

曾经的沟掌村,土地分散、农户单打独斗,种植效益低,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土地撂荒问题日益突出。为破解这一困境,沟掌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通过“农户自愿流转、合作社统一经营”的方式,将分散的土地整合起来,实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

“过去种地靠天吃饭,一亩地收入几百块钱。如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每亩有稳定的租金收入,我们还能在合作社打工,还能挣工资”村民大爷一边轰赶着高粱地里的飞鸟,一边乐呵呵地说。

合作社采取“保底收益+二次分红”的模式,村民不仅获得土地流转租金,还能参与合作社务工,年底享受分红。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农户的基本收益,又激发了村民参与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二、产业赋能:从“传统种植”到“订单农业”

沟掌村依托当地气候和土壤优势,选择种植酿酒高粱,并与河北阜星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长期收购协议,发展订单农业,确保产销对接无忧。

“我们选育的是优质酿酒高粱品种冀酿2号,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深受酒厂青睐。”合作社负责人李虎介绍,“今年高粱亩产预计超过900斤,玉米亩产可达1000以上,按订单价格计算,总产值预计突破200万元。”

订单农业不仅降低了市场风险,还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合作社统一采购农资、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销售,实现了节本增效。同时,通过推广绿色种植技术,减少化肥农药使用,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三、集体增收:从“空壳村”到“富裕村”

随着合作社效益逐年提升,沟掌村的集体经济也实现了从“空壳”到“充盈”的转变。2025年,合作社预计为村集体带来收入20余万元,这些资金将用于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民生福利改善和产业再投入。

“集体经济强了,村里办事就有了底气。”沟掌村党支部书记表示,“我们计划明年扩大种植规模,建设粮食烘干仓储设施,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集体经济的壮大,也为村庄治理提供了有力支撑。沟掌村利用集体收入修缮道路、改造农田水利设施、新建广场,相信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将使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四、乡村振兴:从“单一产业”到“多元融合”

沟掌村的成功实践,是郎家庄乡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郎家庄乡坚持“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鼓励各村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

除了高粱种植,沟掌村还计划依托丰收景观发展乡村旅游,打造“高粱红了”农旅品牌,吸引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体验农事活动,推动农旅融合,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沟掌村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找准路子、迈开步子,就能让土地生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郎家庄乡党委书记说。

高粱丰收,红的是穗头,暖的是民心。沟掌村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引擎,以土地流转为突破口,以订单农业为保障,走出一条“党建强、产业兴、集体富、百姓乐”的乡村振兴之路。下一步,沟掌村将继续深化合作经营,拓展产业链条,让集体经济的果实惠及更多农户,为乡村振兴写下更加精彩的篇章!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曲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2-4212301 邮箱:xinxike999@163.com
冀公网安备 13063402000055号 冀icp备08102160号-2 网站标识码:130634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