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内要闻
孝墓镇:“有事找支部”为笔,绘就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精彩答卷
发布时间:2025-09-19     信息发布人:管理员
【字体: 打印

孝墓镇始终将“有事找支部”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与乡村发展的关键抓手,依托“两线三区五业”发展格局,以支部为纽带串联文化传承、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矛盾化解,让党支部成为群众“信得过、靠得住、找得到”的主心骨,助力“孝道之乡、林果之乡、光伏之乡、和谐之乡”建设提质增效,先后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多项荣誉。

一、支部牵头,传扬孝道文化

孝墓镇深挖“辞官孝母、建庐守墓”的文化底蕴,把传承孝道文化作为回应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抓手,以“有事找支部”为纽带,推动孝道文化从“纸上”落到“实处”,让传统孝风浸润乡野。带动村庄打造孝文化长廊3个、孝文化公园3个,绘制古代二十四孝”“新二十四孝墙画展板85幅;将孝道文化纳入25个村村规民约,培树河北好人1人,保定好人2人,“保定市最美孝顺好儿女”2人,镇级“孝美家庭”50户,村级“孝美家庭”375户。今年以来,开展孝道宣讲5场,“孝老敬亲”主题活动8次,使敬老爱老蔚然成风、深入人心。孙家庄村正是将孝道文化融入日常治理,不仅形成了孝老爱亲的好风气,更成功获评第六届“全国文明村”,成为“有事找支部”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生动典范

二、支部引领,壮大特色产业

面对群众增收的迫切诉求,孝墓镇各村党支部主动扛起责任,靠前作为,既当好“联络员”,精准对接农业技术专家、龙头企业、电商平台等外部资源,又做好“领航员”,结合各村产业基础与资源禀赋,因地制宜谋划林果种植、光伏开发等特色项目,更化身“服务员”,组织党员骨干上门指导生产、协助打通销路,用实打实的行动,对接资源,带领群众蹚出增收路、闯好致富关,让群众增收的愿望从“盼”变为“实”。

林果产业上:立足“林果之乡、光伏之乡”定位,建成西旦沟省级示范农业园区1个,庄子河、桃花峪、桃花谷、桃花泉、晾甲山市级现代农业园区5个,太行山农业创新驿站2个(西旦沟、庄子河)博士农场2个,农民田间学校1所。带动全镇发展桃树3000亩、苹果1600亩,发展种植中药材370亩,年增收超6500万元。各支部积极对接农大专家技术团体到村进行指导,今年以来开展各种技术培训10余次,帮助群众解决病虫害防治、销路对接等问题。“山里雪”鲜桃“西旦沟”苹果获绿色、有机双认证西旦沟苹果获河北省山地苹果鉴评金奖“山里雪”鲜桃荣获第一届曲阳县政府质量奖。“黄金蜜5号”黄桃在今年8月举办的京津冀中熟桃擂台赛暨河北省第12次“燕赵杯”优质桃鉴展活动中荣获“特等奖”,“有事找支部”成为群众发展产业的“定心丸”。

光伏产业上:各支部充分利用荒山资源,抢抓机遇,积极对接,引进国电投、三峡美恒英利4大发电集团,覆盖北青阳贯、柳树沟、孙家庄、李家洼、西口南等15个村。现已建成国电投、三峡集团山地光伏电站185兆瓦,美恒光伏北青阳贯项目200兆瓦英利光伏电站项目200兆瓦,总装机量达600兆瓦占用荒山面积共1.8万余亩通过发展光伏产业,租赁荒山,提供擦板、割草等劳动岗位,每年共为村集体和百姓增收270余万,实现“荒山变金山”,让“有事找支部”成为群众拓宽收入的“致富桥”。

三、支部服务,破解民生难题

孝墓镇坚持党建引领,突出服务群众,创新推行“6+6”网格化志愿服务管理机制,让“有事找支部”成为群众解决难题的“直通车”。选用210名长期在村、热衷村内公益事业的妇女志愿者担任网格员,明确6项职能和6种工作方式,做到精准服务,精细管理,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网中办”。截至目前,累计调解家庭纠纷46起解决民生诉求667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1279件。

如今的孝墓镇,以党建强根基、以服务暖民心、以典型作引领,“有事找支部”成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红色纽带”,成为服务群众的行动自觉,使得乡风更加和谐、民生更有温度、发展更具保障。

下一步,孝墓镇将持续深化“有事找支部”机制,推动支部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建设“产业强镇、善美孝墓”注入更强动力。


网站地图 主办单位:曲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12-4212301 邮箱:xinxike999@163.com
冀公网安备 13063402000055号 冀icp备08102160号-2 网站标识码:1306340005